您現在所在位置:首頁 > 道中華
道中華 |中國第一份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的音樂檔案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
發(fā)布日期:2022-12-07

微信圖片_20221106141017.jpg


世界不多幾家音響收藏館,沒有像中國音樂家一樣收集過如此海量的傳統(tǒng)音樂……印度、埃及歷史悠久,音樂不比中國少,但文化機構沒能像中國人一樣有所作為。


——時任奧地利國家科學院音響檔案館館長

 迪特里?!な胬?/span>


世界記憶遺產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2年啟動的一個文獻保護項目,目的是通過國際合作與使用最佳技術手段搶救世界范圍內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文獻記錄,使人類的記憶更加完整。


經過中國藝術研究院幾代學人的努力和長期的積累,一份時長約7000小時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錄音檔案逐漸形成,并于1997年作為中國第一份檔案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2022年4月和11月,中國藝術研究院將這批檔案分別以數字平臺和APP的形式面向全社會乃至全世界發(fā)布,引發(fā)了社會各界對這批珍貴檔案以及檔案背后故事的關注。


近日,中國民族報“道中華”欄目就此采訪了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與文獻館副研究員邵曉潔。


640.jpg

▲“世界的記憶——中國傳統(tǒng)音樂錄音檔案”數字平臺歡迎頁。


記者:中國傳統(tǒng)音樂錄音檔案是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以下簡稱音研所)的前輩學者,歷經半個多世紀考察、采錄的音響資料。是怎樣的機緣使得這項巨大工程開展起來的?


邵曉潔:這批檔案的采錄收集是中國藝術研究院音研所的集體成果,但與兩個人的貢獻密不可分,他們是音研所第一任領導、音樂學家楊蔭瀏先生與李元慶先生。


1950年建所伊始,以楊蔭瀏、曹安和為代表的音樂學家開始對一些中國傳統(tǒng)音樂進行實地考察和資料采錄。僅1950年一年,他們就先后采訪河北定縣子位村“吹歌會”、天津曲藝藝人和北京盲藝人曲藝隊、民間藝人阿炳、蘇南吹打、十番鑼鼓以及昆曲鼓板等。這其中的任何一項,在今天看來,都是無可復制的寶貴學術資料和珍貴音樂記憶。楊蔭瀏慶幸于采錄了阿炳,也遺憾于沒能采錄全部的阿炳。阿炳的突然離世帶給了他們沖擊和警覺,無數如阿炳那樣身懷絕技的民間藝人,如果不抓緊采錄,隨時可能離開人世,造成人亡樂失的歷史遺憾。


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帶著這樣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在人員、經費存在極大困難的情況下,楊蔭瀏、李元慶等前輩們帶著全所接連不斷地進行了大量的采錄、收集活動,其對象既涉及到存活的各種“口碑音樂”,也包括傳世的樂書、樂刊、樂器、樂譜、圖片等。


以湖南民間音樂普查為例,他們從44個縣(市)中共收集到207種1423個類別的音樂,其中包括905首詞曲,錄得42小時的1001個節(jié)目。另收圖書80種,樂器18種,為當時乃至現在掌握湖南省的民間音樂文化提供了有價值的第一手資料。再如全國古琴調查活動,短短三個月內訪問了20多個城市80多位各派琴家,搜集采錄琴曲270多首及《浙音釋字琴譜》《琴苑心傳全編》《松聲操》等珍貴琴譜。在古琴歷史上,如此大規(guī)模的收集采訪是空前創(chuàng)舉,為古琴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立了一大功勛,也為古琴藝術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奠定了基石。


今年,在“中國傳統(tǒng)音樂錄音檔案”數字平臺發(fā)布之際,我們對當年參加田野調查的部分前輩學者們進行了采訪。回憶起當年全所同仁同心協(xié)力考察傳統(tǒng)音樂的往事時,他們熱淚盈眶,激動不已,無一不為之驕傲和感懷。


640 (1).jpg

▲伍國棟(錄音者)在貴州從江采訪黔東南侗族多聲部民歌。(1980年)


640 (2).jpg

▲伍國棟(錄音者)在云南勐??h曼瑪寨為布朗族兒童歌舞現場錄音。(1984年)


640 (3).jpg

▲薛藝兵(錄音者)在河北省雄縣南十里堡鄉(xiāng)采錄樂師張富才韻譜。(1993年7月)


640 (4).jpg

▲田青(右一)在山西左權紅都村考察,與民歌手石占明一起演奏左權小花戲。(2003年)


記者:中國傳統(tǒng)音樂錄音檔案作為中國第一份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的檔案,實屬難得。請您介紹一下中國傳統(tǒng)音樂錄音檔案申遺過程?


邵曉潔: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發(fā)起“世界的記憶”的第二年,文化組副組長亨利·洛珀斯來到音研所。他參觀完收藏的資料后深感震驚,建議時任所長喬建中就這批珍貴資料的關注和保護問題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申請。


1996年6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了第一屆“世界的記憶”國際會議。受原文化部和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委派,音研所蔡良玉研究員出席,并在“保護原始材料”的專題研討中作了題為《保護中國的傳統(tǒng)音樂遺產》的發(fā)言,呼吁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對這批寶貴的世界音樂文化財富給予必要的關注和支持。同年10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委派時任奧地利國家科學院音響檔案館館長迪特里希·舒勒博士來到中國,對音研所的這批珍貴檔案進行了深入考察。他確認這批歷史音響是“不可復現的,具有重大歷史、學術、文化價值的,代表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一筆珍貴遺產,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加以保護?!?/span>


640 (5).jpg

▲1996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時任奧地利國家科學院音響檔案館館長迪特里?!な胬眨ㄓ遥┰L問音研所,張振濤(左)陪同。


離開北京之前,舒勒博士還不忘強調,這些不可見的無形文化寶藏與長城、故宮那些可見的有形文化遺產具有同樣的價值,人們將會逐漸意識到,必須像保護長城一樣來保護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聲音檔案。


1997年12月,中國傳統(tǒng)音樂錄音檔案被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成為首批列入該名錄的珍貴檔案,也是全世界首個獲此殊榮的音響檔案。


640 (6).jpg

▲2003年12月5日,時任奧地利國家科學院音響檔案館館長迪特里?!な胬眨ㄓ乙唬┑街袊囆g研究院圖書館(現藝術與文獻館)指導音響資料管理工作。


記者:中國傳統(tǒng)音樂錄音檔案涵蓋了超過50個民族或文化群體的傳統(tǒng)音樂。這些傳統(tǒng)音樂中有哪些可以體現中華文化多元一體、各民族交流交融的歷史實踐?


邵曉潔:這批檔案里收錄了大量珍貴的錄音,大部分基本上可以稱為“絕響”。


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是1950年由楊蔭瀏、曹安和等人錄音整理的阿炳僅存于世的6首樂曲,《二泉映月》早已成為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一張名片。


新疆著名藝人吐爾地阿洪生前演唱的全套“十二木卡姆”音響資料,是20世紀50年代初萬桐書、劉熾等人組成的“木卡姆整理工作組”在新疆搶錄下來。這是“十二木卡姆”傳承的珍稀文本,也是第一次完整記錄。


1500多首河曲民歌,是1953年由曉星、李佺民等8人經歷三個多月的考察、采集,之后又花費近九個月的時間進行分析、整理而來。處于晉、陜、內蒙三省區(qū)交匯點的“河曲民歌”從此被世人所認識,至今仍然是研究中國民歌的重要資料。


1956年由查阜西、許健、王迪組成的古琴采訪小組,尋訪全國八十多位琴家,錄制二百多首琴曲,成為極其珍貴的琴學遺產......


中國豐富的地理環(huán)境、豐厚的人文形態(tài)和豐饒的文化生態(tài)促成了不同的音樂形態(tài),也造就了多元的傳統(tǒng)音樂,但這些斑斕多樣的傳統(tǒng)音樂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東漢出現雙音節(jié)詞之前,漢字多是一字一義。因此,從樂器名稱可以大致分辨哪些是中原固有的,哪些是后來傳入的。單字名稱的樂器,如鐘、磬、塤、琴、瑟、笙、簫等,是中原固有的;琵琶、嗩吶、二胡、揚琴、箜篌等,則多是融入的。以琵琶為例,自絲綢之路傳入中原以后,逐步本土化,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從而成為中國傳統(tǒng)樂器中的一種主奏樂器。這批檔案中收錄有不同時期、不同琵琶流派的名家演奏錄音。其中,僅20世紀50年代的琵琶錄音,就涉及當時南北琵琶名家曹東扶、李廷松、孫裕德、曹安和、衛(wèi)仲樂、楊大鈞、陳永祿、林石城、謝一塵、樊少云等十多位。


中國傳統(tǒng)音樂錄音檔案中所記錄的大量多民族音樂音響和許多蘊涵豐富古代音樂要素的傳統(tǒng)音樂音響,無可爭辯地體現了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精神內核和“多元一體”的基本特征。


640 (7).jpg

▲簡其華(左)采訪伊犁古典歌曲的演唱者、著名維吾爾族藝人阿布杜維里。(1963年)


640.png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藏中國音樂音響目錄》書影。


記者:音樂檔案中收錄的音樂音響承載著中華民族怎樣的音樂思想和文化基因?這對于我們進一步保護和傳承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有怎樣的意義?


邵曉潔:從音樂的發(fā)展歷史來看,河南舞陽賈湖骨笛的發(fā)現足以證明,早在八九千年前,音樂已經成為中華先民生活的重要內容。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和文化傳承中,中國傳統(tǒng)音樂要素以及以“和”“天人合一”等為核心的音樂文化精神以多種方式、多種載體傳承至今,賡續(xù)不斷。


例如,甲骨文中有樂器意義的“龢”(hé),曾侯乙編鐘銘文中有音級意義的“龢”,傳世文獻中還有音樂美學乃至哲學涵義的“和”。錄音檔案中收錄的出土曾侯乙編鐘的音樂音響,可以被視為歷經數千年積淀而成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和”之核心價值在當代的回響。


再比如,古琴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樂器,是最具有民族精神和審美情趣的中國傳統(tǒng)樂器。古琴的各個方面都體現了中國古人對于天、地、人及其相互關系等方面的哲學認知。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與文獻館共收藏有92件從唐代到民國的古琴器,是目前公藏機構中古琴收藏最豐富的,其中有著名的唐琴“枯木龍吟”、宋琴“鳴鳳”。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兩架探測器飛向太空,上面攜有一張錄制著人類音響和相關信息的,被稱為“星際唱片”的鍍金唱片,其中就收錄有音研所研究員、著名琴家管平湖演奏的琴曲《流水》。此曲的推薦者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學院周文中先生認為,《流水》體現了“德”的精神力量,能夠感召人們思考自然。這首樂曲也收錄在我們的傳統(tǒng)音樂錄音檔案中。


今年,我們將這批檔案以數字平臺和APP的形式面向全社會乃至全世界發(fā)布。從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角度來看,這個平臺匯集了來自我國各民族、各區(qū)域的文化群體的傳統(tǒng)音樂資源,是源遠流長的中華音樂文化的最好體現。


記者:中國傳統(tǒng)音樂錄音檔案的世界意義是什么?它對于世界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有何積極作用?


邵曉潔:評估一項文獻遺產能否能夠被提名或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其中首要的價值衡量標準就是它是否具有世界意義。中國傳統(tǒng)音樂錄音檔案的世界意義可以從三個層面來看待。


第一是內容及其來源的層面。這批傳統(tǒng)音樂錄音檔案大多來源于田野采訪,多是最純粹、最民間的內容,其民族性、唯一性、原始性、廣泛性都非常突出,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當下,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范圍內,都是無可取代的。


第二是理念和方法的層面。這批傳統(tǒng)音樂音響的采錄工作具有很強的系統(tǒng)性,前輩學者們希望構建的是一幅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有聲圖譜。同時期橫向比較,世界上也有一些國家采集整理了大量音樂音響資料,但是像中國這樣持續(xù)半個多世紀、并且有計劃地通過如此大規(guī)模的普查、專題考察、采集整理傳統(tǒng)音樂音響資料的,幾乎沒有。


第三是保護意識層面。這項保護事業(yè),用當下的表述和定義,是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或者說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采集、保護,卻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就已經開始實施,顯示出前輩學者們的學術前瞻性和對傳統(tǒng)音樂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的超前性。這在世界范圍來看,也是十分難得的。


各民族在中國歷史進程和中國音樂歷史發(fā)展中都做出過自己的重要貢獻。而中國傳統(tǒng)音樂錄音檔案所涵蓋和展現的,正是自古有之的中華民族的音樂文化特質。作為中國人的音樂文化記憶,被列為世界級的文化遺產,從而成為世界的記憶、人類共同的記憶,足以體現世界對中國音樂文化特質認識的認同。

(本文圖片和音頻均由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與文獻館提供。)



受訪者簡介:



1670407160105604.jpg

邵曉潔,土家族,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與文獻館副研究員。主要從事音樂考古學、中國古代音樂史、楚音樂文化研究,以及中國傳統(tǒng)音樂錄音檔案的數字化保護與利用,著有《楚鐘研究》《楚樂器研究》《音樂考古學:理論研究與資料匯編》,主編《智化寺京音樂》等,發(fā)表多篇學術論文。



來源:“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作者:劉嫻

編輯:劉雅

流程·制作:韓東峻



歡迎訂閱《中國民族》雜志
      《中國民族》雜志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管、民族團結雜志社主辦。作為國家民委機關刊,《中國民族》雜志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用心用情用力講好中華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力宣傳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大力宣傳中華民族同世界各國人民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傳工作領域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國民族》雜志各文版均為大16開全彩印刷?!吨袊褡濉冯s志漢文版為月刊,全年共12期,單份全年定價180元;《中國民族》雜志蒙古文漢文對照版、維吾爾文漢文對照版、哈薩克文漢文對照版、朝鮮文漢文對照版均為雙月刊,全年6期,單份全年定價90元。

訂閱方式(二選一):
一、郵局訂閱(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中國民族(漢文版)郵發(fā)代號:2-91
中國民族(蒙古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82-237
中國民族(維吾爾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新>58-117
中國民族(哈薩克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新>58-118
中國民族(朝鮮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82-392

二、雜志社訂閱(銀行匯款)
戶名:民族團結雜志社
賬號:0200 0042 0900 4613 334
開戶行:工商銀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聯(lián)行號:102100020307
聯(lián)系電話:010-58130831;傳真:010-84504624;
發(fā)行郵箱:mztjzzs@126.com

訂閱下載:2025年《中國民族》雜志訂閱單

歡迎訂閱《中國民族》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