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所在位置:首頁 > 道中華
道中華 |百年前,凱瑟琳眼中的喀什噶爾
發(fā)布日期:2023-01-08

微信圖片_20221106141017.jpg

1908年12月的一天,一位英國人繪制了一幅《喀什噶爾城市簡圖》。100多年后的今天,通過這幅地圖,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清朝末年喀什噶爾(今喀什市)的平面地理布局和多元文化特色。


被譽為喀什人母親河的吐曼河,從城市東北流過;城市地標建筑艾提尕爾清真寺位于城市中央;體現(xiàn)清朝統(tǒng)治的中國衙署嵌于城市中央;駐扎滿漢官兵的滿城則獨立存在于城市外緣;英國、俄國兩大帝國的領事館在城市北門外比肩而立;中亞安集延商人聚集于喀什城北門;瑞典傳教團則位于城市南門外……


640.jpg

▲1908年《喀什噶爾城市簡圖》。


就這樣,多元文化、多種宗教薈萃于清末的南疆重鎮(zhèn)喀什噶爾。市井百姓、清廷官兵、英國人、俄國人、瑞典人,穿行于城門內(nèi)外。


在清朝末年的一段時間,在喀什噶爾北門外的“英國領事館”內(nèi),生活著一個名叫凱瑟琳·馬噶特尼(Catherine Macartney)的女人,她是英國駐喀什噶爾領事館總領事喬治·馬噶特尼(George Macartney)的夫人。自1898年跟隨丈夫來到新疆喀什,她先后在這里生活了17年,并留下了一些記錄。從她的視角,我們可以看到百年前的喀什噶爾生活百態(tài)。


英國領事館“秦尼巴克”


馬噶特尼夫婦生活的地方,又叫作“秦尼巴克”。馬噶特尼特意將英語Chinese和維吾爾語Bagh(“花園”之意)合為一體,意思為“中國花園”,音譯為“秦尼巴克”。


640 (1).jpg

▲馬噶特尼在英國駐喀什噶爾領事館,馬嘎特尼的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中國人。


英國領事館建成于1913年,是由瑞典傳教士豪格伯格(Rev Hogberg)設計的。這座建筑將歐式風格與中亞風情融為一體。建房使用的建筑材料也非常講究,很多是從歐洲遠途運來。領事館共22間房子,生活著馬噶特尼夫婦與他們的3個子女以及5名維吾爾族仆人、2名印度籍秘書、1名印度籍醫(yī)生及他們的家眷和衛(wèi)兵等。


640 (2).jpg

▲1929年英國駐喀什噶爾總領事館大門外景。


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方“探險家”,諸如瑞典人斯文·赫定(Sven Hedin)、英國人斯坦因(Stein)、德國人勒柯克(LeCoq)、澳大利亞人莫理循(Morrison),都曾在“秦尼巴克”受到過馬噶特尼夫婦的款待。


“俄國領事館”與“安集延商貿(mào)區(qū)”


俄國領事館與英國領事館比鄰。清末,俄國人、英國人在新疆均有著巨大的經(jīng)濟利益和商業(yè)利益。


俄國在新疆各地傾銷俄國產(chǎn)品。據(jù)凱瑟琳回憶,1898年,她初到喀什噶爾時,俄國產(chǎn)品并不多見。但是她來后不久,俄國產(chǎn)的衣料、日用品、家具、糖、面粉等大量出現(xiàn)在市場上。大街上的人們穿起了俄國紡織的大花細布做的衣服,這些印滿粉紅色大朵玫瑰花的布料,在凱瑟琳看來十分俗氣。因為商貿(mào)需要,俄國人還在俄國領事館旁邊建起了歐洲風格的俄華道勝銀行。


640 (3).jpg

▲俄華道勝銀行紙幣。


1882年11月,俄國首任駐喀什噶爾領事彼得羅夫斯基(Petrovsky)抵達喀什噶爾,起初在城市北門外租賃民房作為辦公場所。1906年,芬蘭人馬達漢到訪喀什噶爾時,曾在俄國領事館內(nèi)居住。


在當時的喀什噶爾,還生活著一批較為特殊的外國人。他們集中生活在喀什噶爾北門外的“安集延商貿(mào)區(qū)”里,主要是中亞浩罕國來此經(jīng)商的商人。


清中期,浩罕國還是一個獨立的中亞汗國,在道光年間因為支持張格爾叛亂而與清朝為敵。1868年,浩罕國被俄國吞并。1879年,左宗棠收復新疆后,為迫使俄國歸還伊犁,清政府曾驅(qū)逐俄國商人,當時在喀什噶爾的數(shù)千名浩罕商人一同被遷出。直到1882年俄國領事館設立后,大批浩罕商人又重返喀什噶爾,仍舊在北門外租賃、購置民房商鋪,從而形成了較為密集的“安集延商貿(mào)區(qū)”。


安集延是位于中亞費爾干納盆地上的著名商貿(mào)集散地,清代新疆人習慣上將來自中亞的商人統(tǒng)稱為“安集延人”,故而才有了“安集延商貿(mào)區(qū)”之稱。1929年,瑞典人雅林(Jarring)曾到過這里,據(jù)他回憶,安集延商貿(mào)區(qū)修筑有俄羅斯風格的磚房,街巷非常狹窄擁擠,主要售賣俄國貨物。


“中國衙署”與“滿城”


在喀什, “中國衙署”和“滿城”是清朝軍政官員及兵丁、內(nèi)地商人的主要居住地。清朝官員曾經(jīng)宴請過外國人,并給凱瑟琳留下了深刻印象。據(jù)她觀察,這些官員舉止高雅、談吐不凡。


640 (4).jpg

▲喀什噶爾的清朝官員。照片中的他們身著官服,正襟危坐。


清朝官員的宴請非常隆重,菜品非常豐盛。凱瑟琳在進入“中國衙署”后,第一眼就看到了一堵鑲嵌有中國龍圖案的影壁墻。


宴席上擺著各種各樣的作料和調(diào)味品,當天第一道菜是我們今天熟悉的一道佳肴——變蛋,“接著依次上了大約40道菜——有肉食、菜蔬、雞,各種各樣的干魚、海參、鴨、魚翅、海帶、蓮子、藕,各種各樣的蘑菇、甜食”,最后還上了香脆可口的“烤乳豬”和“燕窩湯”。


這么豐盛的大餐,在今天看來也十分令人艷羨,真讓人想不到100年前在喀什噶爾竟然能吃到海參、海帶等海產(chǎn)品以及魚翅、燕窩湯等高檔補品。凱瑟琳對于這次宴請顯然十分享受,不然不會留下這么詳細的記錄。


此外,清朝官員考慮非常周全,在宴會準備時,還提前派人到領事館將刀叉等餐具取來,方便不太會使用筷子的西方客人使用。這也可以看出他們對于客人的尊重。


640 (5).jpg

▲喀什噶爾的清朝兵丁。


喀什噶爾的清朝士兵留下的這張照片,多是手持大刀、木棍等冷兵器,僅有一名士兵(左起第三個)手中倒握著一桿步槍。他們的生活肯定不能與吃烤乳豬、喝燕窩湯的官員相比。不過,他們畢竟領著國家餉銀,有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和還算不錯的工作。也許,下班后,他們還會到中國戲院去聽聽戲,消遣一下。


640 (6).jpg

▲喀什噶爾的中國戲院。


喀什噶爾的中國戲院十分氣派,門前立有中式牌樓。這處戲院內(nèi)演出的才子佳人戲,不僅來自內(nèi)地的民眾喜歡觀看,當?shù)鼐S吾爾族民眾和外國人也喜歡。


市井生活


在喀什噶爾還活躍著一批來自天津的漢族商人,他們的精明給凱瑟琳留下了深刻印象。


上文提到的安集延商貿(mào)區(qū)主要營銷俄國商品,而天津商人的商品則主要來自內(nèi)地。他們售賣絲綢、玉器、珊瑚、景泰藍花瓶、茶壺等,這些貨物做工精細、樣式迷人,但是價格較高。


常與天津商人打交道的凱瑟琳發(fā)現(xiàn),“除了做貿(mào)易買賣和經(jīng)營店鋪外,他們還開錢莊、放債。不管和誰做買賣,他們都會全力以赴地討價還價。一會他們待你如至親好友,另一會兒又會使出渾身解數(shù)引你上鉤,而又總是滿臉笑容,讓你感到十分友好”。


除了與俄國人、清朝官員接觸外,凱瑟琳時常穿梭于喧囂的市集和街巷,有時采購些水果,為家人購置鞋帽等日用品。對于喀什噶爾的日常生活,她非常熟悉。


640 (8).jpg

▲清末艾提尕爾清真寺及寺前的巴扎。


艾提尕爾清真寺是喀什噶爾的標志性建筑,清真寺前是當?shù)厝说陌驮ňS吾爾語“集市”的意思)。巴扎熱鬧非凡——尤其是在每周四巴扎天時,更是人山人海。當?shù)厣特溋晳T于把葦席鋪在街道上,搭建涼棚遮擋陽光,商販蹲在下面售賣貨物、招呼客人。


在當時的巴扎上,廣場中央是一排排水果攤子,上面擺滿了各色水果,桃子、杏、甜瓜、葡萄、無花果、西瓜等應有盡有,而且價格非常便宜,“一個大甜瓜才值兩便士”,“一先令就可買回一滿筐葡萄”,以至于在凱瑟琳舉辦的宴會上,從來不上水果,因為水果太便宜、太普通了。


640 (9).jpg

▲艾提尕爾清真寺(2012年7月攝)。(王耀 攝)


除艾提尕爾清真寺外,在其他清真寺前或街巷上,還有各類巴扎。比如帽子巴扎,售賣各種絨帽、皮帽以及用銀絲鑲嵌、裝飾高雅的女士帽子。此外還有棉花巴扎、印花布巴扎、鐵匠巴扎、銀匠巴扎等。有意思的是,還有一條街叫做虱子巴扎,專門售賣舊衣服。見識過虱子巴扎的凱瑟琳認為這條街巷“名不虛傳”。


640 (10).jpg

▲1907年的喀什噶爾街市和清真寺前,做廢鐵和長筒靴買賣的人們。


當時的巴扎,茶攤是必不可少的。人們坐在那里一邊喝茶,一邊聽著悅耳的當?shù)匾魳贰2僦粌杉L柄樂器的演奏者和一位小鼓手組成的樂隊,演奏出美妙的音樂。有時候,茶攤旁還會有說書人,聲情并茂地講述故事,引得聽眾如癡如醉。


640 (11).jpg

▲1910年的喀什噶爾街景。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立場。)



作者簡介:


1673169061279835.jpg

王耀,歷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人類學與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清代新疆歷史、地圖學史、明清中西交流史研究,出版有《水道畫卷:清代京杭大運河輿圖研究》《輿圖世界中的新疆故事》《<黃運河口古今圖說>圖注》《咫尺天下:古代輿圖研究論稿》等專著。




來源:“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作者:王耀

編輯:劉雅

流程·制作:韓東峻



歡迎訂閱《中國民族》雜志
      《中國民族》雜志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管、民族團結(jié)雜志社主辦。作為國家民委機關刊,《中國民族》雜志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用心用情用力講好中華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力宣傳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大力宣傳中華民族同世界各國人民攜手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傳工作領域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國民族》雜志各文版均為大16開全彩印刷?!吨袊褡濉冯s志漢文版為月刊,全年共12期,單份全年定價180元;《中國民族》雜志蒙古文漢文對照版、維吾爾文漢文對照版、哈薩克文漢文對照版、朝鮮文漢文對照版均為雙月刊,全年6期,單份全年定價90元。

訂閱方式(二選一):
一、郵局訂閱(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中國民族(漢文版)郵發(fā)代號:2-91
中國民族(蒙古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82-237
中國民族(維吾爾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新>58-117
中國民族(哈薩克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新>58-118
中國民族(朝鮮文漢文對照版)郵發(fā)代號:82-392

二、雜志社訂閱(銀行匯款)
戶名:民族團結(jié)雜志社
賬號:0200 0042 0900 4613 334
開戶行:工商銀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聯(lián)行號:102100020307
聯(lián)系電話:010-58130831;傳真:010-84504624;
發(fā)行郵箱:mztjzzs@126.com

訂閱下載:2025年《中國民族》雜志訂閱單

歡迎訂閱《中國民族》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