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癸卯年,也即生肖兔年。回家過年的時候有人問你屬啥?熟悉生肖的你一定知道,那是在問你的年齡。今天,咱們就一起聊聊卯兔的那些事兒吧。
十二生肖之卯兔
“生肖”是什么?生,出生、生命的意思。肖者,像也。顧名思義,生肖就是代表人出生的年份所對應(yīng)的動物形象,也稱“屬相”。
你可能會問:為何要用動物的形象來代表,又為何是十二生肖?這還是個涉及天文學(xué)問題呢。
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早期,人和動物的關(guān)系非常緊密,世界各地幾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動物崇拜,把動物上升到神靈的高度,甚至將人類自身看作是某種他們崇拜的動物的后代,祭祀、祈禱以受其庇佑。這應(yīng)該是生肖文化非常重要的一個來源。
▲二十八星宿圖。(圖片來源:鳳凰網(wǎng))
十二生肖的來歷還極有可能和中國古代的觀象授時有關(guān)。我國古人觀測天象,將天球上的星體劃分為二十八星宿,并以其為背景觀察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運行的規(guī)律,而木星的軌道與黃道(太陽一年在天空中移動一圈的路線)相近,約十二年運行一周天,被稱為“歲星”。古人即將周天進行十二等分,叫做星次,并用十二支表示,每一支,也即,每一年,都對應(yīng)著一種古人熟悉的動物作為生肖。十二地支對應(yīng)不同生肖的原因就跟古人對動物自然習性的了解有關(guān)了。
為啥是“卯兔”?在天象觀測過程中,我國古人發(fā)明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以承載天地之道,運于人事,并以干支紀年、月、日、時。考古學(xué)家發(fā)現(xiàn),用天干地支作為歷法紀日,最早應(yīng)于商朝時期的甲骨文中,對干支的應(yīng)用已十分成熟。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與生肖的對應(yīng)2000多年前也已基本定型,分別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可見,生肖是古人上觀天文,下察地理,總結(jié)出來的,沿襲至今的文化寶庫。
▲唐十二生肖陶俑。(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官網(wǎng))
卯是地支的第四位。代表著春日二月,萬物復(fù)蘇,也代表古代十二時辰的卯時,也就是現(xiàn)在的早上五點到七點,正是旭日初升之際,陽氣始出之時,古人上班 “點卯”報到的時間,而甲骨文的卯(圖片)字就是兩扇門打開的樣子。在這個時候,兔子也開始出來活動、覓食,因此稱為“卯兔”。
▲剪紙作品《瑞兔送?!贰#▓D片來源:央廣網(wǎng))
卯兔的中國故事
兔是我們忠實的伙伴,更是浸入了中華文化,并延綿至今。新石器時代的石家河文化中有陶兔;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也有“兔”的記載;商周時期還有好多玉制的兔形象;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和民俗文化中的兔形象更是多姿多彩。
▲四川博物院藏《夜月明千里心》兔形鈕印。(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獻祭祖先。周代的時候,兔的地位很高,是祭宗廟時周人獻給祖先的八種動物祭祀品之一,在《禮記·曲禮》中稱為“明視”,孔穎達疏曰:“兔肥則目開而視明也”。大意是:兔肥了眼睛就睜得大,眼睛也越發(fā)清明。以兔為祭,恐怕就是看準了它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吧。
吉祥如意。中國古人非常喜歡兔子,將其視為瑞獸,古代文獻中更是多有記載。如宋代的《瑞應(yīng)圖》記載:“赤兔大瑞,白兔中瑞”。明朝嘉靖年間,還因為小白兔的出生,驚動圣駕,到太廟進行告祭。中國人對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通過兔所代表的吉慶祥瑞得以展現(xiàn)。
鎮(zhèn)邪驅(qū)災(zāi)。宋代的時候,過年有“掛兔頭”的習俗。每年正月初一,人們就將面做的兔頭,盛著雪水的竹筒,和年幡、面具等一起掛在門額上,用來鎮(zhèn)邪驅(qū)災(zāi)。所以,驅(qū)災(zāi)避禍是兔在古代非常重要的一項本領(lǐng),這和“兔神”的人格化體現(xiàn)應(yīng)該有很大關(guān)系。
▲文化遺產(chǎn):彩塑“兔兒爺”。(圖片來源:新京報)
祈禳多子。古人說:“兔者,明月之精,視月而孕”。所以,古人還賦予兔掌管生殖的“月神”職能,以求多子多福。另外,中國古代塑造了“兔兒爺”形象,可下凡祛病。每到中秋時節(jié),孩子們都會向“兔兒爺”敬拜祈?!,F(xiàn)在已成為兒童玩具了。至于玉兔和嫦娥故事,容后再敘。
食用保健。兔的渾身都是寶,皮毛可以做衣服,制成毛筆,肉可以吃,還能入藥治病。《詩經(jīng)·小雅·魚藻之什·瓠葉》有:“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就已經(jīng)有了多種食用方法。兔肉被奉為美食,并延續(xù)至今。兔肉的蛋白質(zhì)含量比普通肉類高很多,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都很低,可直到現(xiàn)在,民間還流傳著孕婦吃了兔肉會生兔唇娃,其實,這真的是冤枉兔子了。
▲圓明園十二生肖圖。(圖片來源:圓明園遺址公園微信公眾號)
兔首回家。也許,好多人并不知道,兔子還曾經(jīng)有過一段曲折的跨國之旅。乾隆年間,以紅銅做十二生肖獸首,并石質(zhì)人身,放置于圓明園的海晏堂,每日不同時辰,對應(yīng)獸首會噴出泉水,以辨知時辰。后來,隨著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爆發(fā),十二獸首流落到國外。直到今天,尚有幾枚獸首下落不明。2013年,在有關(guān)方面的不懈努力下,皮諾家族將兔首、鼠首無償捐贈中國。最終輾轉(zhuǎn)100多年,兔首終于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xiāng)。
▲圓明園十二獸首之兔首。(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官網(wǎng))
傲嬌的“飛天兔”
月宮中與嫦娥相伴的“玉兔“恐怕是大家最熟悉的神話傳說了。它是怎么到了月宮的?在月宮做什么呢?
月亮情緣。月亮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對人類的影響也至關(guān)重要。相對于“太陽”而言,月亮被稱為“太陰”。陰歷的“月”就是月亮經(jīng)歷了一個圓缺的周期,也即29.53059天。日夜的更替,地球的潮汐等都跟月亮有關(guān),更密切影響著地球上的我們,引發(fā)了人類無限遐想。中國人制定了4000年前的夏歷(太陰歷),記錄了3000年前發(fā)生的月食,更造就了飛上月亮,變幻“月神”的玉兔。
▲唐月宮銅鏡。(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官網(wǎng))
古書記載,姮娥吃了西王母的不死藥飛到月宮之中,“為月精”,漢以后稱為嫦娥,而“於菟”為古楚國方言對“月神”的稱呼,應(yīng)是“玉兔”的原型。飛升之前,兔子在西王母身邊專門負責搗藥的工作,到了月宮,就繼續(xù)負責搗藥,也有了“玉兔”的美稱,像玉兔、金兔等,也是月亮的代名詞。從此,兔也成為了“明月之精”和眾人膜拜的“月神”。兔子地位的提升和它做的不死藥也是密切相關(guān)的,畢竟世人誰不渴望長生呢。
▲嫦娥奔月。(圖片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夢想成真。2013年12月2日,“嫦娥3號”和咱們的“玉兔1號”乘坐長征系列火箭親臨廣寒宮(2016年國際天文學(xué)聯(lián)合會正式批準命名嫦娥3號著陸區(qū)的名稱),開啟了中國人探索月宮的新篇章。
▲嫦娥3號和玉兔1號。
2019年1月3日,咱們的“嫦娥四號”穩(wěn)穩(wěn)降落在月球背面,“玉兔2號”還從容不迫地在嫦娥姐姐面前溜達呢,哈哈。感謝咱們辛勤的科學(xué)家,英雄的航天員,是他們圓了國人數(shù)千年的逐月夢想,開啟了中華民族星辰大海偉大征程的新啟點。
▲嫦娥4號和玉兔2號。
另外,因為自然環(huán)境等原因,中國各地的生肖種類和排序或有不同,但幾乎都離不開活潑可愛的小兔子;東亞和南亞好多國家也和咱中國的生肖基本相同;西亞和北非一些國家也有自己的生肖;歐美國家沒有生肖,基于占星術(shù)的“星座”中更不見兔子的身影。
▲十二星座。(圖片來源:科技日報)
兔子擁有活潑、聰明、謹慎、敏捷、善良、純潔等重要品質(zhì),也因此被我們定為十二生肖之一。在數(shù)千年的歷史發(fā)展中,卯兔見證了勤勞勇敢的中國人艱苦奮斗,一往無前的精神和勇氣。
作者簡介:
李慧冬,山東大學(xué)考古學(xué)與博物館學(xué)博士,西北民族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副教授。
來源:“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作者:李慧冬
編輯:劉雅
流程·制作:韓東峻
訂閱下載:2025年《中國民族》雜志訂閱單